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
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
面對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環保節能、安全衛生及保育意識高漲,世紀鋼也將氣候變遷納入企業永續發展的議題,且密切關注全球氣候變遷趨勢與國際應變方向,針對氣候變遷對企業現在及未來的潛在風險與機會,並進行溫室氣體排放量、用水量及廢棄物之統計及制定溫室氣體減量或其他廢棄物管理之政策,作為氣候相關議題之因應措施,以降低及預防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持續進行分析與管控,並致力於溫室氣體的調適與減緩工作。
n 風險與機會管理流程
n 短期:1到3年;中期:3到7年;長期:7年以上
(一)氣候風險
風險排序 | 風險類型 | 風險內容 | 風險範疇 | 時間點 | 發生可能性程度 | 財務影響程度 |
1 | 法規風險 | 2024年徵收碳費機制上路 | 本公司 | 中期 | 中 | 增加營運成本 (如何規成本) |
2 | 實體風險 | 颱風、洪水等機端氣候事件出現頻率增加,廠區淹水機率增加 | 本公司 | 短期 | 中 | 增加營運成本 (基礎建設毀損成本提高) |
(二)氣候機會
機會排序 | 機會類型 | 機會內容 | 機會範疇 | 時間點 | 發生可能性程度 | 財務影響程度 |
1 | 資源效率 | 採用高效率的製程以及運輸方式 | 本公司 | 中期 | 大 | 減少支出 |
2 | 市場 | 各產業對低碳能源需求增加 | 本公司 | 中長期 | 大 | 增加收入 |
氣候風險與機會議題情境分析
n 用情境分析評估面對氣候變遷風險
情境說明 | 潛在財務影響說明 | |
極端 氣候 | 1. 颱風、洪水等極端天氣事件 2. 降雨模式變化和氣候模式的極端變化 3. 海平面上升 | 1. 產能下降或中斷(如停產、運輸困難或供應鏈中斷) 2. 影響勞動力管理和規劃 3. 現有資產沖銷和提前報廢 4. 營運成本提高 5. 基礎建設成本升高(如設施毀損) 6. 保費提高以及位處「高風險」地區的資產難以投保 |
轉型 行動 | 1. 支持性能源激勵 2. 參與碳交易市場 3. 能源安全和非集中化轉變 | 1. 降低運營成本 2. 降低未來能源價格上漲風險 3. 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風險,因此降低對碳交易價格變化敏感度 4. 可用資本增加(更多投資者看好低排放製造商) 5. 企業美譽度提高 |
n 情境分析1:
在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AR6)SSP5-8.5的情境中,由於高排放和快速的經濟增長,氣候變遷將帶來一系列急性和慢性物理風險
風險與機會類型 | 評估策略之情境 | 財務影響衝擊評估 |
實體風險 立即性 | 頻繁且強烈的極端天氣事件(颶風、熱帶風暴、暴風雨、大浪等) | 風速增加可能導致產品遭受到破壞,基礎建設毀損會導致成本提高 若因強烈颱風造成廠房屋頂毀壞、廠區淹水設備損毀,可能會損失436千萬元,使公司財務受到嚴重衝擊。 |
實體風險 長期性 | 海水溫度升高與酸化:加速水下基礎結構腐蝕,要求使用耐高溫耐腐蝕材料 | 使用不同的材料會影響品質,需重新評估檢驗,以確保符合耐高溫耐腐蝕,多項檢查會使工期拉長且成本上升,員工的學習曲線也須評估,可能會使公司損失43,753千元。 |
n 情境分析2:
RCP2.6情境代表全球採取低碳過渡的情況,目標是將全球變暖限制在2°C以內。在此情境下,公司將面臨一系列轉型風險,這些風險來自於政策、技術創新、社會與市場變化的影響。
風險與機會類型 | 評估策略之情境 | 財務影響衝擊評估 |
轉型風險 政策與法規風險 | 強化碳定價與排放限制 (碳稅、碳交易制度) | 政府將於2025開徵碳稅,且一般費率下每公噸為新台幣300元,雖公司尚未在被課徵碳稅範圍內,但在未來政策逐步調整後,仍有高機率需要繳納碳稅,在最高的情況下可能須付出大於百萬的稅金。 |
機會 能源來源 | 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的強力支持(如補貼、稅收優惠、綠色金融支持等),將加速風電項目的建設,從而增加對水下基礎設備的需求。 | 在產能允許之下,可能獲得大量訂單,且可能因未來政策關係,可以獲得各方協助並得到政府補助。 |
機會 市場 | 新興市場(如東南亞等)對可再生能源需求快速增長,水下基礎設備製造商可抓住這一市場機會,拓展全球市場份額。 | 氣候變遷為全球性,預估其他國家也將面臨能源議題,可提早布局投資有潛力之國家,藉此提高財務績效。 |
3.3.3氣候變遷減量目標、策略及具體行動計畫
目標 | 溫室氣體盤查範疇一、二:每年減量4% |
策略 | 本公司為規劃溫室氣體減量策略,2024年基準年,其範疇一及範疇二排放量分別為1358.9664公噸CO2e及3096.6031公噸CO2e,希望透過下列具體行動進一步落實2030年較基準年減量24%,並自基準年起每 註: 2024年報因溫盤數據尚未由第三方查驗,故以2023為基準年來訂定減碳目標。本永續報告書則以第三方查驗過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再進行評估,並以2024為基準年作為減碳目標。 |
具體行動計畫 | 1. 公司將碳管理融入營運策略之中,導入能源管理系統全面性檢視能源現況,具策略之節能規劃、持續性的改善能源績效,對多項溫室氣體減量計畫展開全方面監管,包含提高能源效率、購買節能機台、考量購買綠電及評估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並依此作為減碳管理與規劃之參考。 2. 近年來持續推行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並提出節能改善計畫,逐步將燈具更換為節能燈具、新購節能標章水冷式箱型機(能源效率為第1級)、定期向同仁宣導節能減碳相關議題,從而降低能耗,達成平均年節電率要達1%之目標,提升能源效率,確保節能措施有效落實 3. 針對廠內老舊設備過度耗能項目分別為電銲機、火焰切割機、四軸鑽孔機,啟動汰舊換新節能計畫 |
溫室氣體管理
為因應全球暖化,有效減緩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衝擊,本公司積極推動節能減碳等環境保護方面全力支持及奉獻。世紀鋼實施「ISO 14064-1 溫室氣體組織盤查系統」,以整年的1月至12月所排放之溫室氣體進行鑑別、活動數據蒐集、排放量計算,最後建立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主要依據ISO 14064-1:2018標準要求製作,紀錄本廠溫室氣體排放現況。自2021年起,每年針對溫室氣體盤查結果委託公正第三方查驗機構查證,取得ISO 14064-1:2018驗證證書。
因2024年10月世紀鋼金湖一廠現已出售至世紀風電,使基準年變更調整為2024年,組織邊界包含世紀鋼桃園廠、雲林廠、台北港。本公司溫室氣體排放可分為直接排放(範疇一)、外購電力之能源間接排放(範疇二)、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範疇三)
為使溫室氣體盤查有效運作,由總經理擔任召集人,組織溫室氣體盤查推行委員會進行溫室氣體盤查與管理,管理代表由廠長擔任,由各部門主管協助推動小組成立。
n 溫室氣體排放量
溫室氣體總排放總量為10,083.664公噸CO2e,其中,CO2之溫室氣體排放量佔99.636%為最大量,其次為CH4,占比0.254%。
本廠類別1,直接溫室氣體排放源主要來自製程排放,直接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1,358.9664公噸CO2e,而在5種排放源中,以製程排放源占比為最高,其排放量為1,054.9327公噸CO2e,佔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量77.63%,主要排放源類型為CO2。
世紀鋼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類型統計表 | |||||
溫室氣體排放源類型 | 固定排放 | 移動排放 | 逸散排放 | 製程排放 | 土地利用排放 |
排放當量 (公噸CO2e/年) | 1358.9664 | ||||
13.1997 | 258.5742 | 1,054.9327 | 32.2598 | 0.0000 | |
占比(%) | 0.1309% | 2.5643% | 10.4618% | 0.3199% | 0.0000% |
n 溫室氣體盤查